矿山再披绿装 古村 串珠成线 ——河北省井陉县践行 两山 理念实现绿色转型

寒冬时节,开车行走在井陉"太行天路"上,古村古韵、山川景色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。从空中向下看去,这条全长60.4公里的旅游环路,宛如一条飘动的玉带,将太行深山和外面的世界连通了起来。

井陉县作为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纯山区县,近年来坚决摒弃"靠山吃山"的路径依赖,"一黑一白"两大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型,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再披绿装。在此基础上,依托山水资源建设打通"太行天路",养在深山的27个传统古村落"串珠成线",绿水青山成了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。

"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放下锄头,拿起炒勺,为游客做起农家饭,有的还背起挎篓向游客推销山货,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乡,开起民宿和农家乐,靠旅游把日子越过越好。"大梁江村退休教师梁文科深有感触。

作为"晋煤东运"的通道,井陉县将煤炭运输从公路运输转型为公路铁路多式联运方式,减少交通运输污染。通过推进煤炭运输产业"公转铁"和建设大型物流园,到今年年底,井陉县物流总规模将达到1430万吨,总产值将实现63亿元,同时可年减少过境货车35.75万辆。

离大梁江村不远的吕家村也成了众多游客的青睐之地。"村委会旁边这座石头筑成的特色咖啡馆吸引了许多网友前来打卡。"村支书吕义青介绍,随着"天路"的贯通,从石家庄市区仅需不到一个小时能来到村里。村里的古建筑、长生口伏击战指挥部旧址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。

数据显示,2019年,井陉县旅游产业实现"井喷式"发展,全县旅游综合收益达到23.6亿元,同比增长6.5倍;游客数量突破550万人次,同比增长3.5倍;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0.95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1.45万元。

原标题:矿山再披绿装 古村"串珠成线" ——河北省井陉县践行"两山"理念实现绿色转型

从2017年开始,井陉县凝聚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共识。同时,结合省市对井陉的新定位,明确"换道超车",摒弃以往低端、粗放、污染的老路,确定了一条"绿色为底、五彩缤纷"的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
在产业转型升级、生态环境改善的情况下,如何做大群众的"金饭碗"?井陉把破题关键放在了"路"上。

冬日,行走在太行深山,寒意逼人。在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,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,村民们正排练乡村实景剧《梦回吕家》。村民李贵荣牵着自家的"网红"毛驴,忙不迭地告诉我们,靠着一条"太行天路",老百姓的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。

面对不断亮起的生态"红灯",井陉的发展遇到了瓶颈。"必须坚决摒弃'开山放炮、靠山吃山'的传统路径依赖,深入践行'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'发展理念。"井陉县委书记刘玉渭说。

在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,井陉县深入开展污染治理攻坚战,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,彻底解决几十年来的环境欠账。同时,开展一系列封山育林等增绿行动,2019年当地森林覆盖率近60%,"城在林中、路在绿中、人在景中"的绿色格局正在形成。

过去,井陉依托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晋煤外运主要通道优势,形成了全国的钙镁产业聚集区和全国的煤炭二级交易市场。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"一白一黑"产业。两大传统产业税收占到了全县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,顶峰时期全县有大小采矿企业500多家。"然而,矿山开采压占和损毁了林地和少量耕地。"井陉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刘国建坦言。

在产业转型上,推动发展布局向"生态"聚焦,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。全县500多家煤场、26家洗煤厂全部关停退出;全县52家碳酸钙企业整合压减为18家,保留企业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,推进清洁生产。"经过治理,井陉县钙镁产业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75吨、氮氧化物排放1261吨,环境效益明显。"刘国建介绍,钙镁产业通过绿色转型,在产能减半的情况下,经济效益不降反升。

2018年,随着井陉举全县之力修建的"太行天路"贯通,为大梁江村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。"现在一个有三四千游客,这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。"梁瑞锁兴奋地说,老百姓都在自家门口做起了生意,之前"运不出去"的土特产现在都成了"香饽饽",村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了,大家的精气神都提起来了。

"对山区来说,路是生命!"南障城镇大梁江村党支部书记梁瑞锁说,大梁江村享有诸多荣誉,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,被人们称为河北的"乔家大院",可以说是名声在外。但由于地处深山,交通闭塞、通信不畅、基础设施落后,再好的风景也只能"藏在深山无人识"。

走进井陉县三兴钙业厂区,即使在车间内也几乎看不到粉尘。"原来的生产线需要200人,现在加上技术人员只有100人左右。"该公司董事长赵喊生表示,他们依托先进设备,不断开发专用型产品,在技术革新的同时,新型碳酸钙产品实现价格跃升。

pre:我国金属矿山满足了全世界对电子零部件的需求 可是代价……next: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究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