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治理之名 行违法之实 金厂峪矿业公司弄虚作假成惯性
典型案例指出,2015年之前,金厂峪公司选矿废水未进行回用,长期未经处理直排赤道河。2015年11月补办的环评批复中要求,选矿废水全部回用于浮选工序,不得外排。按国家标准规范,尾矿库也应建设边坡导流设施。但督察人员在现场发现,申家峪尾矿库雨季大量雨水汇入,与尾矿废水混合后溢流排入下游赤道河。
废水直排已经对赤道河造成污染。2020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数据显示,申家峪尾矿库下游冲沟和赤道河底泥铬浓度分别为181毫克/千克、142毫克/千克,分别超过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》的30.75倍、23.91倍。
"金厂峪合规产能为矿产金600公斤,中金黄金股份公司2018年-2020年下达的生产任务均为1100公斤,这其中包括了非法露天开采产生量。"督察人员表示,两级公司"实际都想挖"。
2015年,金厂峪公司编制的《金矿石采选扩能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》指出,原有工程尾矿综合利用率不达标,要求将尾矿压滤后与废石、水泥等胶结后回填采空区,每年充填尾矿19.75万吨。
而金厂峪公司2020年9月自行开展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中显示,"部分尾矿已回填井下采空区",这一结论与督察组发现的实际情况不符,验收工作也弄虚作假。
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公布了第三批典型案例,在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的《中国黄金集团河北金厂峪矿业公司以采空区治理之名、行露天开采之实》一案中,金厂峪公司打着环境治理的"旗号",进行着长达8年的违法露天开采,使原本不大的地下采空区变成了直径约470米、深约140米的露天采坑,并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。
督察人员介绍说,所谓的"采空区治理方案"中,治理区域、矿岩总量等重要数据与实际违法露天开采的数据高度重合,这无疑是在打"擦边球"。"而且按要求采空区治理应采取充填、崩落、封闭等方式治理,治理时限为两年半。但为了规避相关部门监管,金厂峪公司自创了'露天开挖后再回填'方式,且提出的治理时限长达10年之久。"
事情还要从2013年说起。当时,中国黄金集团全力推动扩能改造。同年,金厂峪公司在没有办理采矿证和环评手续的情况下,开始在金厂峪矿区以前形成的井下采空区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活动。
记者查阅资料时发现,2012年当地曾计划开发建设金厂峪黄金文化产业园,当时的一份文件中显示:"秀丽的赤道河从金厂峪缓缓流过,四周青山环绕,山峦叠翠,景色十分秀美。"而这条秀丽的河流,正遭受着选矿废水直排。
督察发现,企业虽然建有尾矿压滤车间,进行过填充实验,但并未按要求将尾矿回填,尾矿除少部分违规用于废石场铺垫外,全部排于尾矿库,导致尾矿库使用寿命缩短。
值得关注的是,作为上级公司,中金黄金股份公司明知金厂峪公司违法露天开采,2015年11月仍然通过了其包括露天开采工程在内的扩能改造项目验收。此后,中金黄金股份公司每年给金厂峪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中,远远超出合规产能。
据业内人士透露,有的企业重资源占有和生产开发,先开发再补办手续,认为只要手续下来了,前面的违法行为可以"一笔勾销",后面的生产更加顺理成章。
为了能够"瞒天过海",2015年11月,金厂峪公司先补办了扩能改造项目环评报告,将没有取得合法矿权的露天开采纳入其中。然而,"如意算盘"还是打错了。2016年,河北省印发《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专项行动方案》,明确暂停新设露天矿业权审批。
据了解,督察人员曾多次现场检查,都发现了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不到位的问题。今年6月25日,现场检查时发现,金厂峪公司尾矿库未按要求建设边坡导流设施。"当时是晴天,仍有选矿废水正在溢流。"督察人员介绍说。
生态环境问题,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、粗放利用、消费造成的。金厂峪公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违法违规以采空区治理之名行露天开采之实。督察人员表示:"希望通过督察,督促企业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,转变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、轻环境保护的陈旧观念,实现绿色发展。"
手续补办无望,还想开采怎么办?金厂峪公司开始想方设法"钻空子"。恰逢2016年6月,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开展地下矿山采空区隐患治理工作,这本是开展安全生产的重要契机,但被金厂峪公司钻了空子。公司借此编制了所谓的"采空区治理方案",将已经违法实施的露天开采包装成采空区治理。
尾砂综合利用问题同样困扰着金厂峪公司,加之公司违法开采量巨大,尾矿库容量更加紧张。
黄金采选中,矿石几乎是"吃多少吐多少",尾砂产生量几乎等同于矿石开采量。大量尾砂堆存在尾矿库,在国家要求尾矿库数量"只减不增"的情况下,如何提高尾砂综合利用率成为行业快速发展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对此,生态环境部、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多次印发文件,鼓励尾矿用于露天采坑或井下采空区回填。
金厂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金厂峪公司)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,这里是唐山的纯山区县,有着"七山二水半分田、半分道路和庄园"的自然地貌。这里也是京津冀区域的水源涵养区,生态功能十分重要。
金厂峪公司在迁西拥有金厂峪、桑家峪两个地下开采矿权,督察发现,金厂峪公司存在严重的过度开采行为,以治理之名对井下采空区进行违法露天开采,把恢复治理变成"开膛破肚"。据统计,仅2016年-2020年违法露天开采金矿石283万吨,是井下合法开采量的两倍左右,目前形成直径约470米、深约140米的露天采坑,造成严重生态和自然地貌破坏。
此外,督察人员还发现,金厂峪公司在尾矿废水回用系统中,私自设置溢流管路,矿井水也未做到全部收集回用,仍有部分外排。
典型案例指出,公司低品位矿石也存在长期乱堆乱放的情况。"金厂峪公司未经审批,占用露天采坑旁边土地近30亩,堆弃露天开采产生的上百万吨低品位矿石,既不入选矿厂加工生产,也未采取任何生态治理和恢复措施,对原有地表植被造成破坏。"
pre:矿山生态修复研究进展——基于连续三届的世界生态恢复大会报告next:环保督察 内蒙古矿业:违法占用草原约1634公顷 露天采矿加重生态破坏